近日,为进一步做好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将严肃查处职业资格证书出租、寻租等行为。
实际上,证书挂靠行为在社会上并不少见,很多机构不具备某项资质,但是可以租几个证书来用,这样就明目张胆地开展某项业务了,证书持有者也可以从中取得一些利益。笔者就认识一位朋友,将考取的建造师的证书出租在某个施工单位,一年5000元出租费,类似这样的出租行为确实带来了一些风险隐患。
本次改革方案提出了6项改革任务,其中明确,将强化对职业资格设置实施的监管服务。健全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严肃查处职业资格证书出租、寻租等行为。建设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服务平台和全国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监管平台,加强职业资格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畅通社会服务和公众监督渠道。
近年来,人社部在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上可是颇费了一番功夫,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职业资格制度是目前国际通行的科学评价人才的重要制度。我国自1994年开始推行职业资格制度,二十多年来,在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设置过多过滥、证出多门、考培不分、鉴培不分、监管不力、法律法规和技术体系滞后等突出问题。
2013年以来,国务院将减少和规范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作为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重要内容。经过摸底,截至2013年底,国务院部门共设置各类职业资格618项,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219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399项。2014年以来,人社部先后分七批取消了434项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削减比例达到原总量的70%以上,持续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创业创新。
接下来,人社部将公布实施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清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同时,建立调整更新机制,对目录清单进行适时调整、动态更新。
还将继续清理名目繁多的各种行业准入证、上岗证等。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业准入证、上岗证等,一律取消;对虽有法律法规依据,但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关系不密切的行业准入证、上岗证等,提请修订法律法规后予以取消或进行优化整合。
那么问题来了,大量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减少后,技能人才评价怎么办?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是对已经发布鉴定考试公告或已受理鉴定考试报名的,根据考生意愿,或继续做好鉴定考试工作,或退费;二是对已组织完成鉴定考试的,做好职业资格证书发放等后续工作;三是对按“双证书”(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下同)招生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兑现招生条件,使学生毕业时按规定取得“双证书”;四是对取消前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作为水平能力的证明。
目前,职业资格是技能人才评价的主要载体,与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选拔使用、激励保障、认定统计等工作紧密相连。取消职业资格并不是取消职业岗位和标准要求,而是改由企业、行业组织按照岗位条件和职业标准进行管理,自主实施评价,政府部门仍将加强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的制定工作。大量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取消后,意味着大量技能人才评价将不再采取职业资格评价方式,为此人社部正抓紧研究完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并做好与职业资格的衔接,制定不同职业技能等级享受相应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创业等补贴政策,搭建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